详情

没有记忆的地方

日常问题 353阅读
随地
随地Lv.3楼主+关注
2013-03-08 09:14 来自广东 珠海
没有记忆的地方

辛泊平

一个极其偶然的机会,从一家地方电视台的电影频道看到一部美国影片,不同于好莱坞式的铺张和大场面,缺乏紧张的情节,甚至显得琐碎和冗长。而且,当我调到那个台的时候,电影已经过半。但我还是一下子被故事抓住了,几乎忘记了我正要做的一切。



故事在监狱的背景下展开。或许正是监狱这个背景让我着迷。因为,监狱对于我而言,没有什么明确生动的感受,它仅仅是一个词,顶多也就是那个词在普通的语境下诠释的内容:高墙、铁门、铁丝网,窗子开得很高的牢房,荷枪实弹的警察以及犯人之间的规矩和倾轧。就这些也是从小说中读来的。按英国哲学家休谟的观点,观念或者说思想,是迟钝的、暧昧的,它源于活跃、清晰的“印象”。这样表达,当然不是说我为了有监狱的观念而愿意去体验监狱的生活。我想说的是,或许正是那种对监狱的陌生感,使得我那么关注有关监狱的故事。那是一种渴望刺激的阅读期待。在社会化的词义的影响下,我一直认为监狱里关的是罪犯,是危险,是人性里的撒旦。

故事的主人公叫安迪,一个被冤枉的“杀人犯”。在监狱中,他对死去的女友充满了怀念和自责(虽然,女友不是他杀的。),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希望。为此,他构建了一个“没有记忆的地方”。那个地方没有犯罪,没有关禁,有的是享受不完的自由和快乐。就是这种信念,支撑一个本来很脆弱的灵魂在没有自由的监狱里熬过了20年。在这20年里,他利用晚上的时间,用简单的工具、甚至说不上是工具的东西,挖了一条正常情况下需要100年才能完成的通向外面的秘密通道。在一个雷雨之夜,他爬过暗道,又忍着恶臭爬过了500米的下水道。最后,他终于成功地站在了监狱的外面。那一刻,他疯狂地扯下囚衣,伸展双臂,任瓢泼大雨浇打他的身体。那一刻,我的眼睛也潮湿了。在自由里,我们感受不到自由,关于自由的感受,却由一个异国的囚徒以极端的方式传递给我。

另一个更老的囚犯叫瑞德,他已经在监狱度过了40个春秋。像《悲惨世界》里的冉·阿让,从一个青年变成了老年,生命已经失去了活力和希望,有的是沮丧和麻木。正如最后瑞德获释时回答警察问他后悔不后悔犯罪时说所说的:在这40年里,我无时无刻不在后悔,但现在,我他妈的不在乎!一个不在乎,饱含了生命被无限期剥夺自由之后的悲愤与堕落。高墙关住的不只是人,还有那高贵的自由和天性。瑞德最终还是走出了监狱的大门。因为,他思念他患难的老友,因为,老友那句话——希望总是一件好事。他还惦记着那个没有记忆的地方。

希望总是一件好事情。和诗人说的“贫穷时听听风声总是好的”表达的是一个意思。“忙着活”和“忙着死”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,自然也会划出不同的人生轨迹。最后,安迪和瑞德在海边——那个没有记忆的地方——拥抱了。因为希望。

写到这里,我知道自己并没有写出什么新鲜东西。关于自由和希望的故事很多。这个故事之所以打动我,还有另外一层含义,那就是,在这个故事里,没有金钱和美女的帮助,没有所谓的正义战胜邪恶,有的只是漫长的煎熬、崩溃、忍耐和一点点希望。所有的安慰都不来自外部世界,而是来自自己。没有意外,没有悬念,没有上帝。只有自己的勇气和耐力。

近日来,经常听到有人说我显得疲惫和苍老。那种伤感是无于言表的。自己说老,那还有调侃的味道,实际上还是不愿面对的另一种表达方式。而一旦由他人说出,那就是事实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还听到许多学生对生的迷茫和伤感。他们只有十几岁。我知道,他们是在夸大自己的苦恼和时间的残酷,仿佛只有这样才是成熟和深刻。很多时候,我无法安慰这些孩子。因为,我自己也时常陷入这种莫名的苦恼和折磨。安迪和瑞德的故事让我感到宽慰。时间不仅仅消耗一个人的生命,夺去自由, 也会磨练出对生命的珍惜和希望。有限的生命,忙着活和忙着死质量是不同的,时间让你老去,但时间也让你坚强和执着。有历练的时间才是有价值的时间。是的,希望是一件好事。至少,我们不再被无法避免的衰老折磨得心神不定,就在我们手里的自由需要我们珍惜,好好地,为了那个没有记忆、没有苦恼的地方。

注:电影名字《肖申克的救赎》(又名《刺激1995》《月黑高飞》《铁窗生涯》)
未解决

马上回答!

喜欢此帖就给TA打赏~

感谢您的赏脸阅读

3
5
10
15
20

打赏后这些钱都会交给作者

您的城市币余额不足

可能感兴趣

没有任何回帖,回复抢沙发~
城市通